中新經緯11月2日電 工信部2日發布關于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其中提到,在機器人已有成熟技術基礎上,重點在人形機器人“大腦”和“小腦”等領域取得突破,開發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人形機器人“大腦”,增強環境感知、行為控制、人機交互能力。
工信部指出,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組件安全有效供給。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批量生產,在特種、制造、民生服務等場景得到示范應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機制和手段。培育2-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態型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2-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孕育開拓一批新業務、新模式、新業態。
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業加速實現規;l展,應用場景更加豐富,相關產品深度融入實體經濟,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新引擎。
《指導意見》部署了5方面任務,包括關鍵技術突破、產品培育、場景拓展、生態營造、支撐能力。
關鍵技術突破方面,《指導意見》提出以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突破為引領,在機器人已有成熟技術基礎上,重點在人形機器人“大腦”和“小腦”、“肢體”關鍵技術、技術創新體系等領域取得突破。一是開發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人形機器人“大腦”,增強環境感知、行為控制、人機交互能力,開發控制人形機器人運動的“小腦”,搭建運動控制算法庫,建立網絡控制系統架構。二是系統部署“機器肢”關鍵技術群,打造仿人機械臂、靈巧手和腿足,攻關“機器體”關鍵技術群,突破輕量化骨骼、高強度本體結構、高精度傳感等技術。三是構建完善人形機器人制造業技術創新體系,支持龍頭企業牽頭聯合產學研用組成創新聯合體,加快人形機器人與元宇宙、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融合,探索跨學科、跨領域的創新模式。
培育重點產品方面,《指導意見》將打造整機產品、夯實基礎部組件、推動軟件創新作為主要發力方向。在整機產品方面,打造基礎版整機,構筑人形機器人通用整機平臺,開發低成本交互型、高精度型以及極端環境下高可靠型等人形機器人整機產品,強化人形機器人整機的批量化生產制造能力;在基礎部組件方面,開發人形機器人專用傳感器、高功率密度執行器、專用芯片,以及高能效專用動力組件;在軟件創新方面,構建人形機器人高實時、高可靠、高智能的專用操作系統,開發面向各類場景的應用軟件,建設完善人形機器人應用開發平臺和工具包。
場景拓展方面,《指導意見》從特種領域、制造業典型場景、民生及重點行業三類方向提出意見措施。一是加快人形機器人在特種環境應用,面向惡劣條件、危險場景作業等需求,強化復雜環境下本體控制、快速移動、精確感知等能力。二是聚焦3C、汽車等制造業重點領域,提升人形機器人工具操作與任務執行能力,打造人形機器人示范產線和工廠,在典型制造場景實現深度應用。三是拓展人形機器人在醫療、家政等民生領域服務應用,滿足生命健康、陪伴護理等高品質生活需求,推動人形機器人在農業、物流等重點行業應用落地,提升人機交互、靈巧抓取、分揀搬運、智能配送等作業能力。
在生態營造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培育優質企業、完善創新載體和開源環境、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在支撐能力方面,健全產業標準體系、提升檢驗檢測和中試驗證能力、加強安全治理能力。(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