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0月31日電 “中國鐵路”微信號31日消息,前三季度,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9080億元,同比增加1258億元、增長16.1%,實現盈利121億元。
國鐵集團指出,今年以來,國鐵集團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有效應對客流高峰、電煤保供、極端天氣等多重考驗,旅客發送量持續大幅增長,貨物發送量保持高位運行,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超額完成,多項運輸指標創歷史新高,有力服務了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旅客運輸量質齊升。緊緊抓住疫情平穩轉段后客流恢復性增長的有利契機,發揮高鐵成網運營優勢,統籌運用高速鐵路和普速鐵路運力資源,精準分析旅客出行需求,優化客車開行方案,精心組織春運、暑運和清明、五一、端午、國慶中秋假期運輸,加大高峰時段客運能力供給,推出按年齡實行兒童優惠票、12306在線選鋪試點、學生優惠票資質在線核驗、拓展12306信息服務功能等服務新舉措,持續開好公益性“慢火車”,旅客發送量連創新高,人民群眾出行體驗不斷提升。1至9月,全國鐵路發送旅客29.33億人次,同比增長112.4%,9月22日鐵路12306售票2695.2萬張,9月29日發送旅客2009.8萬人次,單日售票量、單日旅客發送量均創歷史新高。
二是貨物運輸暢通高效。用好大秦、唐包、瓦日、浩吉鐵路等主要貨運通道能力,優化運輸和裝卸車組織,提升鐵路貨物運輸能力和效率,優先保障國計民生重點物資運輸,大力發展集裝化運輸、多式聯運和快捷物流,提升綜合運輸服務能力,積極推動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1至9月份,國家鐵路發送貨物28.97億噸,日均裝車完成17.66萬車,始終保持高位運行。其中,集裝箱發送2429萬標準箱,同比增長5.7%;鐵水聯運完成945萬標箱,同比增長10.3%。加大電煤保供力度,保障各地順利迎峰度夏,截至9月底,國家鐵路發送電煤11.35億噸,全國371家鐵路直供電廠存煤可耗天數保持在37天以上。
三是工程建設有序推進。圍繞“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鐵路重大工程項目,統籌抓好保開通、保在建、保開工各項工作,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突出補短板、強弱項、重配套,科學調配建設資源,優化施工組織安排,強化安全和質量控制,有序推進鐵路建設。貴州至南寧高鐵、廣州至汕尾高鐵、福州至廈門至漳州高鐵、滬寧沿江高鐵等項目開通運營;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蘭新高鐵蘭州至西寧段提質改造工程完工并投入運營;包頭至銀川高鐵、麗江至香格里拉鐵路等一批重點在建項目取得新進展。1至9月份,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89億元,同比增長7.1%,投產鐵路新線1402公里,其中高鐵1276公里,較好地發揮了鐵路投資帶動效應,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四是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取得新成效。加強中歐班列通道建設,完成滿洲里口岸新建國際貨場、二連浩特鐵路口岸改造等工程,黑龍江同江鐵路口岸首次通行中歐班列。持續實施中歐班列擴編增噸措施,提高鐵路口岸交接能力與效率。提升鐵路跨境運輸服務品質,中歐班列門戶網站成功上線運行,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已開通5條線路,跨境貨物運輸品類不斷拓展,運輸時效和物流成本持續壓縮,有力保障了國際供應鏈安全穩定暢通,促進了我國外貿發展。1至9月份,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3萬列、發送貨物142萬標準箱,同比分別增長7%、20%;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集裝箱累計發送貨物63.3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4.2%;中老鐵路累計運輸跨境貨物355萬噸,同比增長143%。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境外鐵路項目建設,雅萬高鐵10月17日正式開通運營,成為中印尼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中泰鐵路、匈塞鐵路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五是運輸安全保持總體穩定。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大安全觀,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大力推進鐵路安全基礎建設三年行動,加快構建現代化鐵路安全保障體系,進一步夯實了鐵路安全基礎,鐵路安全持續穩定,確保了鐵路大動脈運輸安全暢通。
國鐵集團表示,前三季度整體經營結果好于預期,運輸總收入完成7317億元,同比增加2002億元、增長37.7%;凈利潤121億元;資產負債率65.81%,較上年末下降0.57個百分點。合資鐵路公司經營效益明顯提升,實現總體盈利。上市公司總體利潤水平同比大幅增長。疫情轉段后,隨著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好轉,鐵路運輸經營持續向好。(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