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0月30日電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廳(普通犯罪檢察廳)副廳長羅慶東30日在“依法懲治文物犯罪 續中華歷史文脈”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推動有關部門出臺提高古玩藝術品交易領域門檻的相關規定,逐步推進交易市場源頭治理,著力清除相關領域亂象。
羅慶東指出,文物是重要的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做好文物保護工作意義重大。近年來,全國檢察機關堅持嚴格依法辦案、全面履職,會同其他執法司法機關在依法懲治文物犯罪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羅慶東提到,依法能動履職,推動訴源治理。一是堅持打擊文物犯罪和保護文物并重。檢察機關結合辦案深入查找文物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通過制發檢察建議等形式,及時向文旅、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提出整改建議,以“我管”促“都管”,防范和化解文物安全風險,有效預防文物違法犯罪案件發生。
二是加強重點領域監管,堵塞文物管理漏洞。針對文物犯罪中出現的地下文物交易活躍等新問題,及時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對拍賣行、古玩交易市場、短視頻平臺和二手交易網絡平臺等行業、場所、平臺的監管力度,推動有關部門出臺提高古玩藝術品交易領域門檻的相關規定,逐步推進交易市場源頭治理,著力清除相關領域亂象。
三是加強以案釋法,提高社會公眾保護文物的法治意識。深入城鎮、農村、基層單位等,通過公開聽證、組織庭審觀摩等方式,宣傳保護文物的政策、法律,增強人民群眾文物保護意識和法治意識。通過發布典型案例等形式闡述文物犯罪的危害性和相關行為人承擔的法律責任,增強群眾保護文物的法治意識,預防違法犯罪的發生,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發動、組織、依靠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參與文物保護工作,呼吁廣大群眾積極舉報文物犯罪線索,增強群眾熱愛、維護、保護國家文物資源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推動全社會形成敬畏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守護歷史文脈的強大合力。(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