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0月30日電 3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生產經營季度報告。報告對全國7.2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以下簡稱“文化企業”)調查,2023年前三季度,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1619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7.7%。其中,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3687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2%,快于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7.5個百分點。
分產業類型看,文化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29007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文化批發和零售業15024億元,增長5.3%;文化服務業47588億元,增長14.6%。
分領域看,文化核心領域實現營業收入5950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4%;文化相關領域32112億元,下降0.1%。
分行業類別看,新聞信息服務實現營業收入1220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9%;內容創作生產19857億元,增長10.3%;創意設計服務14973億元,增長9.6%;文化傳播渠道10712億元,增長12.4%;文化投資運營473億元,增長27.7%;文化娛樂休閑服務1289億元,增長67.2%;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10894億元,下降1.5%;文化裝備生產4443億元,下降4.3%;文化消費終端生產16775億元,增長2.1%。
分區域看,東部地區實現營業收入7195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1%;中部地區10600億元,增長1.9%;西部地區8196億元,增長12.2%;東北地區864億元,增長7.0%。
前三季度,文化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50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4%;營業收入利潤率為8.20%,同比提高1.48個百分點。前三季度末,文化企業資產總計19284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7%;每百元資產實現營業收入為65.0元,同比增加0.7元。
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高級統計師張鵬解讀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數據稱,前三季度,隨著我國經濟持續恢復向好,文化市場供需潛能加快釋放,文化產業各項政策顯效發力,文化核心領域、文化新業態行業、文化服務業企業均呈現較快增長,文化產業恢復向好的發展態勢得到進一步鞏固加強。
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突破9萬億元,文化核心領域帶動作用明顯。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以下簡稱“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1619億元,同比增長7.7%,增速比上半年快0.4個百分點。分領域看,文化核心領域實現營業收入59507億元,同比增長12.4%,延續上半年兩位數增長;占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比重為65.0%,占比高于上年同期2.8個百分點。在文化核心領域中,以接觸性、聚集性服務為主的文化娛樂休閑服務行業回暖態勢明顯,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7.2%(上年同期下降14.1%,兩年平均增長19.9%);文化投資運營、新聞信息服務、文化傳播渠道、內容創作生產4個文化行業大類同比增長較快,增速分別為27.7%、14.9%、12.4%和10.3%。
文化新業態行業規模持續壯大,營業收入占比繼續提升。前三季度,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36870億元,同比增長15.2%,快于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7.5個百分點,增速比上半年快0.2個百分點。文化新業態行業營業收入占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比重為40.2%,占比高于上年同期2.6個百分點;對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74.3%。其中,可穿戴智能文化設備制造、數字出版、互聯網搜索服務、互聯網文化娛樂平臺、多媒體游戲動漫和數字出版軟件開發5個行業小類營業收入增速較快,分別為25.1%、22.7%、19.5%、19.0%和18.9%。
文化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文化批發和零售業、文化制造業均呈現積極變化。前三季度,文化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47588億元,同比增長14.6%,增速明顯快于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整體水平。文化服務業營業收入占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的比重為51.9%,占比高于上年同期3.1個百分點。文化批發和零售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3%,增速比上半年快0.5個百分點。文化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0%,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1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文化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
文化企業利潤總額較快增長,效益水平穩步提升。受上年同期基數較低、文化服務業企業經營較快恢復等因素影響,前三季度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利潤總額7508億元,同比增長31.4%。從兩年平均看,前三季度兩年平均增長10.1%。從行業中類看,互聯網信息服務、數字內容服務、景區游覽服務、互聯網文化娛樂平臺實現利潤帶動作用明顯。前三季度,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8.20%,同比提高1.48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高0.14個百分點。(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