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0月27日電 (王玉玲)樂普醫療近日披露2023年三季報,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62.59億元,同比下降19.36%;凈利潤14.03億元,同比下降23.57%。
此外,樂普醫療還披露了回購計劃,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回購部分公司股份,用于股權激勵計劃或員工持股計劃;刭彽馁Y金總額不低于2.5億元,不超過5億元。
對于該回購計劃,中新經緯26日下午致電樂普醫療董秘辦,對方工作人員回應稱,該回購金額是根據公司的流動資金、負債等財務數據制定的,具備合理性。“用的是公司的自有資金,都是真金白銀”。
應急物品在報告期內大量退款
公開資料顯示,樂普醫療主營業務為泛心血管產業鏈,主要覆蓋醫療器械、藥品、醫療服務及健康管理三大板塊。對于報告期內營業收入下降,樂普醫療表示,主要為2022年同期應急業務高基數影響。
結合此前公告,這里的應急業務應為新冠疫情相關抗原類檢測試劑。樂普醫療在2022年三季報中曾表示,營業收入的降低主要由于2021年新冠疫情相關抗原類檢測試劑收入基數較高所致。
此外,2023年三季報顯示,樂普醫療應急物品在報告期內存在大量退款。樂普醫療報告期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6.04億元,同比下降66.86%。主要原因是2022年四季度應急產品收到的預收款因客戶需求減弱于本期大量退款所致。此外,上年末的應急產品生產等所需的額外人工勞務費、采購原材物料的款項等于本期集中兌付也有一定的影響。
回應醫療反腐影響,稱對外投資將更為審慎
從單季度來看,樂普醫療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58億,同比下降19.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92億元,同比下降27.66%。
對于該營收,樂普醫療在26日發布的三季度業績交流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第三季度營收數據好于管理層預期。
對于醫療反腐給業績帶來的影響,樂普醫療回應稱,反腐影響最大的還是8月,9月業務開始恢復,因為一線銷售也在猶豫,目前來看要比預期好。
樂普醫療表示,反腐對集采類藥品和剛性集采類器械影響也不大,但對部分未集采過的手術相關器械還是有一定影響,四季度看反腐對業務影響可能已經比較可控。
對于未來業績預期,樂普醫療表示,目標是明年(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5億(±10%)。現階段在資本開支上已無重大支出事項,對外投資也更為審慎,未來現金流會更多考慮分紅和回購。
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往歷程里,樂普醫療以重視資本運作著稱。從資本運作來看,一方面,樂普醫療分拆多個子公司上市,形成了“樂普系”,心泰醫療與樂普生物已成功登陸港交所,樂普診斷IPO折戟。在7月24日,樂普醫療又披露分拆預案稱,擬將其控股子公司秉琨醫療分拆上市,該公司主營業務為外科用醫療器械及輔助麻醉護理類器械。
而另一方面,樂普醫療也頻繁購入資產。據中新經緯不完全統計,樂普醫療共進行了36筆投資,獲得了標的全部或部分股權。交易標的包括衛金帆醫學、新帥克制藥、護生堂、秉琨投資、樂普藥業、睿健醫療、美華制藥等。
但這也給樂普醫療帶來了巨額商譽。2023年半年報顯示,樂普醫療商譽為33.53億元,期末商譽金額占合并財務報表資產總額的13.72%。
公布回購計劃
最后,伴隨三季報發布,樂普醫療還公布了一則回購計劃,回購價格不超過每股25元。按照總額上限測算,預計可回購股份總數約占當前總股本的1.0635%。
26日,樂普醫療應聲大漲,截至收盤,報每股16.85元,漲10.13%。
對于這一回購計劃,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中新經緯分析稱,回購計劃不存在含金量問題,主要是通過回購向投資者傳達一種管理層看好預期的樂觀情緒。
樂普醫療在業績說明會表示,這不是樂普的第一次回購,目前市場環境下可能也不是最后一次,F有市值下股票投資價值已經顯現。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以來有多家醫藥公司發布回購計劃或預案,包括麗珠集團、雍禾醫療、健康元藥業、恒瑞醫藥、先聲藥業、九安醫療等。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王玉玲:wangyuling@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