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0月25日電 據央行網站25日消息,為維護月末流動性平穩,2023年10月25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5000億元逆回購操作。
圖源:央行
Wind數據顯示,今日105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單日凈投放3950億元。本周(10月23日-29日),央行公開市場將有14540億元逆回購到期,周四、周五將分別到期3440億元、8280億元。
圖源:Wind
10月18日以來,央行已連續6日開展千億級別逆回購。川財證券指出,為對沖稅期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近期公開市場操作力度不斷加碼。
川財證券認為,央行逆回購操作的規模較大,表明央行對于當前經濟形勢的關注,并將采取措施穩定金融市場。這一操作也有助于維持市場流動性,提升銀行體系的信貸投放能力,對于促進經濟增長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
資金面上,10月以來,資金利率持續上行。10月24日,Shibor短端品種多數上行。隔夜品種下行5.4BP報1.877%;7天期上行5.5BP報1.988%;14天期上行7.7BP報2.66%;1個月期上行1.1BP報2.256%。
華安證券指出,9月中旬以來雖然央行宣布降準,但稅期、月末跨季與十一假期時影響使得資金整體收斂,而節后伴隨著大額逆回購的到期,資金再現異常偏緊,隨之迎來10月大稅期,預計后市季節性的影響因素將逐步消退。
另據新華社24日消息,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特別國債1萬億元,集中用于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板。
廣發固收劉郁團隊分析,此次國債增發對債市的沖擊主要在三個層面,長端利率可能面臨階段上行壓力。
一是直接帶來供給壓力,按照測算,11月和12月政府債凈發行規模都可能超過萬億,創歷史同期之最。二是政府債繳款形成政府存款,吸收市場流動性,對資金面形成短暫沖擊,可能需要央行提供逆回購等資金進行對沖。三是市場對經濟基本面的預期可能變化。
浙商李超宏觀團隊認為,中央財政積極發力印證宏觀調控的政策基調。后續財政重點關注兩大方向:1)關注財政貨幣配合新機制。2)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嚴控新增隱性債務的大背景下,建議可適當配置部分公開城投債,特別是化債區域的強城投。(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