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21日電 交通運輸部網站21日發布《2022年水路運輸市場發展情況和2023年市場展望》(下稱《報告》)提到,沿海集裝箱運價將有所回落。
關于國內航運市場,《報告》分析,沿海干散貨不確定性增多,預計運價波動進一步放大。2023年,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國際市場需求不確定性增多。預計沿海煤炭運輸市場整體船貨較為平衡,隨著“雙碳”政策逐步推進,船舶更新換代可能提速,新老船舶能耗差異顯現,對運價接受程度也逐漸異化,運價波動幅度將有所放大。
《報告》認為,沿海原油運輸需求和運價水平有望企穩,成品油運輸市場需求復蘇勢頭明顯。2023年,原油市場外部不確定性繼續增強,預計油價維持高位運行,主營煉廠開工積極性較高,沿海原油運輸市場穩中向好,供需總體保持平衡、運價穩定。成品油運輸方面,由于煉化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民眾出行需求加速釋放,汽油、煤油需求呈現穩步回暖態勢,運價隨供需情況預計有所上升。
《報告》指出,沿;瘜W品和液化氣運輸需求持續增長,運力結構進一步優化。2023年,在沿海煉化新增項目投產帶動下,散裝液體化學品、液化氣運輸需求預計持續增加,但隨著國內化工產業鏈布局日趨合理,區域內航線明顯增加,使得船舶整體運距呈現縮短趨勢,后續隨著新增運力逐步投放市場,市場供需有望保持動態平衡,運力結構將進一步優化,運價保持基本穩定或總體需求帶動運價溫和上漲。
《報告》提到,沿海集裝箱運價將有所回落。隨著國內經濟的恢復增長,“散改集”“陸轉水”持續推進和多式聯運的發展,預計沿海集裝箱運輸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與國際市場的需求放緩形成對比。預計2023年國際市場對于國內沿海集裝箱運輸的外溢作用有所降低,部分運力從國際市場回歸國內沿海市場,沿海集裝箱船舶運力供給總體有所增長,運價將有所回落。
《報告》還提到,內河運輸市場預計繼續保持穩定運行。2023年,長江、珠江等內河水路運輸預計恢復性增長,隨著國內經濟總體回升,對煤炭、礦石、建材等大宗商品運輸需求構成穩定支撐;同時,生產和消費的逐步恢復,預計將進一步提振集裝箱運輸需求。長江干線旅游客運有望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關于兩岸航運市場,《報告》稱,2023年,預計臺灣海峽兩岸間集裝箱、散雜貨、散貨液體危險品運輸量基本持平。
關于國際航運市場,《報告》指出,干散貨運輸市場需求低速增長,運價或低位震蕩。2023年,預計全球干散貨海運量低速增長。其中,鐵礦石海運量相對穩定,煤炭和糧食海運量增速有所上升。運力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但境外港口擁堵可能進一步改善,市場總體運力過剩,市場行情謹慎樂觀。通脹壓力、地緣政治風險、疫情等仍會對全球經濟帶來下行風險,市場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報告》分析,油輪運輸需求繼續回暖,外部不確定因素可能導致運價波動加劇。2023年,全球油輪運輸需求繼續反彈,運力訂單及交付狀況仍處于相對較低水平,運力過剩程度較2022年進一步下降3個百分點,預計市場運價平均水平好于2022年。同時,全球經濟放緩、“歐佩克+”減產政策、地緣政治形勢以及國際環保新規等,都將給油輪運輸市場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
《報告》分析,集裝箱運輸市場總體上將呈現降幅趨緩。在世界經濟增長開始放緩和地緣政治影響下,預計2023年集裝箱運輸市場供需基本面轉弱,市場運價面臨下行壓力。綜合多家機構預測,運力增速高于需求增速,供過于求的態勢相對明顯,2023年集裝箱運輸市場運價可能呈現下降,但降幅趨緩。
至于國際郵輪,《報告》稱,適時開展國際郵輪運輸試點復航。(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