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y3mqn"><samp id="y3mqn"></samp></rp>
      <menuitem id="y3mqn"></menuitem>
    1. <button id="y3mqn"></button>
          <th id="y3mqn"><pre id="y3mqn"></pre></th>
            <tbody id="y3mqn"><noscript id="y3mqn"><video id="y3mqn"></video></noscript></tbody>
            1. 分享
              中新經緯>>產經>>正文

              850萬年薪求賢?這一行業火了,多家公司百萬高薪挖人

              2023-03-21 08:51:27 證券時報

                850萬年薪求賢?這一行業火了,專業人才太少,多家公司百萬高薪挖人…

                作者:吳家明

                近段時間以來,關于ESG(環境、社會、治理)高薪招聘的消息又成為市場熱議的焦點,ESG領域的人才似乎在招聘市場上成為“香餑餑”。風口之下,包括房地產在內的許多行業都將ESG視為主流發展新風向。

                “真正專業人才其實并不多”

                近日,市場傳出深圳一家房地產企業開出最高850萬元年薪招聘ESG高級經理/總監。記者在多個主流招聘平臺上看到許多關于ESG的高薪職位信息,多數涉及上市公司、金融機構、咨詢公司和房地產行業,年薪過百萬的職位也不在少數。而在其中,不少有ESG轉型需求的上市公司高薪“挖人”。

                招聘平臺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隨著ESG概念的普及以及監管陸續要求企業披露ESG信息,圍繞信息披露延展出了一連串業務需求,該領域的人才需求倍增。不過,真正符合相關要求的專業人才其實并不多,高薪并非普遍現象。

                也有求職者告訴記者,現在市面上流傳的ESG崗位高薪消息,很多是為了博眼球和關注度。實際情況中,ESG崗位的薪資并沒有大眾想象中那么高,需要有多年相關工作經驗,還要求求職者具備數據分析、報告撰寫等技能。記者在多個主流招聘平臺搜尋發現,以一線城市為例,年薪在50萬元及以上的ESG相關崗位幾乎都是總監管理層崗位,而專員之類的普通崗位,月工資則多是8000至1萬元起步。

                ESG有助企業打開全新市場

                一位正在某上市公司從事ESG領域相關工作的采訪對象告訴記者,就上市公司而言,ESG領域主要的工作包括信息披露、評級管理和管理提升等方面!啊p碳’目標提出之后,企業的ESG管理需求進一步提升,尤其是在年報披露季的時候,工作特別忙!

                公開信息顯示,香港聯交所早在2012年就已經發布首版《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并在2016年進行修訂,強制要求上市企業必須進行ESG信息披露。仲量聯行認為,目前內地已積極開展完善披露ESG信息系統的工作,目標在2025年形成強制性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并加入到上市企業申報規則中。由此可見,內地上市公司日后將面對更規范的披露要求。

                深圳一家房企的ESG經理告訴記者,近年來ESG概念的認知程度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制定ESG策略。對于房地產企業而言,在房地產開發產業鏈全過程,綠色發展依賴于創新綠色的技術應用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如BIM技術、能源管控監測系統平臺等,通過科技創新來打造低碳低能耗的新優勢,這也是房企未來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評估咨詢服務部資深董事韓晶表示:“ESG表現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發展需要長期的投入,可以選擇在關鍵議題重點發力,完善ESG管理架構,制訂ESG方針并嚴格落實實施,高效地提升企業ESG表現。就房企而言,例如綠色建筑、節能減碳、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董事會多元化等均為房企值得關注的重點領域。房企也可以積極探索數字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的智慧應用,提升工作效能與管控流程,更有利于提高競爭力,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

                普華永道認為,中國的ESG生態系統正快速成熟,監管者、投資者和決策者正在積極提高企業可持續績效的標準,但商業領袖也日益認識到了不僅要通過財務指標,還要通過ESG框架來評估企業績效的重要性和價值。一些企業已經抓住了這個商業和戰略機遇,在ESG評估和披露領域奠定了先發優勢,并成為市場領導者,更能為可持續的產品和服務打開全新的市場。

                校對:趙燕

              來源:證券時報

              編輯:王京晶

              廣告等商務合作,請點擊這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3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