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14日電 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14日報道,畢馬威因對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Signature Bank)的審計而面臨審查。三天內,美國這兩家銀行相繼宣布倒閉。
報道指出,畢馬威對這兩家銀行的財務狀況了解多少,它漏掉了什么,都可能成為監管部門審查和訴訟的對象。
兩個關鍵事實
據悉,畢馬威于2月24日簽署了硅谷銀行的母公司硅谷銀行金融集團(SIVB)的審計報告。3月10日,硅谷銀行被監管機構接管,宣告破產。
報道援引1998年至2001年期間擔任美國證交會首席會計師的Lynn Turner稱,“從常識判斷,當一家審計機構為美國第16大銀行出具了一份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一份無保留意見的‘健康證明’,但在兩周內這家銀行就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倒閉了,那這家審計機構就會有麻煩了!
報道指出,要確定畢馬威是否忽略了該銀行存在的問題,有兩個關鍵事實,即銀行擠兌何時真正開始,以及銀行管理層和畢馬威的審計師何時意識到了危機的存在。
畢馬威發言人不予對具體的審計工作置評,原因是要為客戶保密。該會計師事務所在一份聲明中說,不對審計工作完成后發生的事情負責。
關于硅谷銀行的已知情況是,上個月存款外流加速。硅谷銀行在3月8日的聲明中說,“客戶的現金提款量仍然很高,而且在2月份進一步增加!
據報道,這兩家銀行的審計都是在2022年進行的,所以當它們陷入困境時,審計人員沒有來得及清理銀行的賬簿。但是審計師本應該強調他們所審計的公司所面臨的風險;他們還應該提出在公司結賬后和審計工作完成前發生的重要問題。
美聯儲再出手
當地時間3月13日,美聯儲發表聲明稱,將調查其對硅谷銀行的監管,并于5月1日發布調查結果,美聯儲副主席巴爾將領導此次調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圍繞硅谷銀行的事件需要美聯儲進行徹底、透明和迅速的審查。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13日報道,美監管機構被質疑未能發現硅谷銀行問題。專家表示,如果美國銀行監管規則沒有被削弱,這家面向科技界的貸款機構的危險信號可能早就已經被發現。
此前在當地時間3月12日,美國財政部、美聯儲和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聯合發表聲明稱,正在采取行動,從3月13日開始,硅谷銀行儲戶可以支取他們所有的資金;與硅谷銀行破產有關的任何損失都不會由納稅人承擔。(中新經緯APP)